根据2023年数据,中国有26座GDP规模超过万亿的城市,其中江苏省凭借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和常州5座万亿城市,在全国各省中位列首位。而在这五座城市中,又有两位都盯上了“合成生物+AI”这一蓝海赛道。无锡:国家级研究院入局11月24日,无锡合成生物AI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在锡山区举行。该平台由锡东新城商务区、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与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打造。三方将整合数据资源、技术优势以及临床应用场景,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合成生物+AI”创新平台,未来将以合成基因组学、高性能医用生物材料的生物制造与临床转化为核心方向。在合作的三方中,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在脑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慢病数字疗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而南京大学无锡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搭建有AI仿真分析平台,能提升药械检测平台的研发效率与精度,加速医疗器械与药物的创新研发。综合今年八月无锡发布的《无锡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来看,无锡在合成生物产业的关键词是“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今年上半年,全市22家合成生物规上企业实现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 新合新、 科镁信、 蔚蓝生物、 康码生物等已入驻无锡合成生物产业园。常州:产学研深度合作9月29日,常州钟楼合成生物AI研究院揭牌成立,该研究院由钟楼区主导,江苏理工学院支持,上市企业建科股份、国有企业钟楼金控集团与江苏理工学院常珊教授团队合作建立,致力于以AI技术赋能合成生物学和医疗大数据产业。除此之外,常州科教城管委会与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还合作共建有一座BIO-AI科研成果转化中心,正基于AI算力构建绿色生物制造实验模型项目。常州是中国合成生物的先行者之一,不仅是江苏首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措施的市,还成立了矩阵规模超20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今年以来,陆续引进赛桥生物、绿色康成、中合基因、贻如生物等项目, 其中高新区已集聚合成生物企业(项目)40家,占全市总数的50%。—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